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翻译为:孔子说:君子对于天下的事,没有规定一定要怎样做,也没有规定一定不要怎样做,而只考虑怎样做才合适恰当,就行了。这句话出自《论语.里仁篇》。适(dí):意为专主、依从。
2、无适无莫,指做事不固执。
5、【解读】以义相伴走天下秦穆公派孟盟率军袭击郑国。
6、秦军越过东周国向东行动时,被郑国商人弦高、蹇他发现了。
7、弦高和蹇他商量说:看秦军的势头,八成是打算袭击我们郑国。
8、凡是要偷袭别人,一定是趁人没有防备。
9、如果我们表示知道了他们的意图,他们一定不敢前进。
10、"于是,弦高便假托奉了郑国国君的命令,带着12头牛到秦军中去慰问。
11、秦军的三个将军互相商量道:大凡偷袭都是在别人不知道的情况下进行的,现在郑国已经发觉了,准备一定很充分,如果我们继续前进,不会取得任何成果。
13、半路上被晋国拦截,在崤山几乎全军覆没。
14、郑国国君知道事情的来龙去脉后,以保全国家的大功重赏弦高,被弦高拒绝了。
15、他说:因为欺骗而得到赏赐,郑国的信誉就会受损;要是国家没有了信誉,风气就败坏了。
16、为了奖赏一个人而败坏国家的风气,讲仁德的人不会这样做;由于违背信誉而被奖励,重道义的人不会接受。
17、"最后弦高带着他的伙计们迁居到东方边远夷人居住的地区,终身都没有回来。
19、弦高面前摆着两样东西,一样是利益--国家对他的酬谢;一样是道义--国家的风气。
20、二者格格不入,因为他是凭着欺诈立的功,如果他接受赏赐,就意味着国家赞许不道德的行为,这实际上是为国民树立一个坏榜样,所以,弦高拒绝了利益,远走他乡,把自己像个罪人似的流放了。
21、有德行的人不会因为私欲而伤害本性,有智慧的人不会因为私利而损害道义。
22、春秋五霸之一的楚庄王曾行不义之事,但考虑到大局,最终还是改过,也正因此,最终成就了霸业。
23、陈国贵族夏征舒作乱,杀掉了国君陈灵公。
24、楚国国君楚庄王率领诸侯军队讨伐乱臣,杀死了夏征舒,顺手把陈国也灭掉了,变成楚国的一个县。
25、楚国大夫申叔时出使齐国归来,报告完了情况马上就退下去。
26、楚庄王叫住他,问:我平息了陈国内乱,诸侯和楚国各县的大夫都来祝贺,唯独你一点表示也没有,怎么回事?"申叔时说:夏征舒杀了他的国君,大逆不道,国君您消灭他完全符合道义。
27、然而我听说:'有人牵着牛践踏别人家的田地,那家人不是赶他走,而是夺走他的牛。
28、牵牛践踏人家的田地固然不对,但以此为理由夺去他的牛,更没有道理。
29、'国君您号召诸侯出兵陈国时说的是讨伐有罪的夏征舒,可结果却是把陈国变成了楚国的一个县。
30、如果别人说,楚国不过是以讨伐夏征舒为借口,实际上是贪图陈国的财富,不知道国君您如何辩白?"你说得很对。
31、"楚庄王说,我这就把土地还给陈国人。
32、"申叔时说:我们已经做了小人了。
33、但拿了人家的东西再还给他,总比不还好。
34、"在楚国的扶持下,陈国复国。
35、楚庄王心心念念着他国的土地,但也还掂量得出利益和道义哪个更重要。
36、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
38、"如果一个人一心只想着个人利益,是成不了大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