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间,“犯太岁”的说法流传已久,很多人一听到自己犯太岁,心里就犯嘀咕,担心这一年会诸事不顺、厄运连连,可犯太岁真的准吗?这背后到底有没有道理呢?
一、什么是犯太岁
所谓犯太岁,指的是个人出生年的属相与流年地支之间存在刑、冲、破、害等不利关系,按照十二地支的循环规律,每隔十二年出现一个相同的地支,比如属相为鼠的人,每逢马年,就被认为是“冲太岁”,还有诸如刑太岁(如虎与蛇),害太岁(如鸡与兔)等情况,都被归结为犯太岁的范畴。
二、犯太岁说法的来源
这种犯太岁的说法,根源于我国古老的干支纪年法和传统的命理学,古代先民通过长期观察天象、总结自然规律,将时间与天干地支相结合,以此来记录和推算事物的运行变化,他们认为,宇宙间万物都受到阴阳五行的影响,而地支之间存在的这些刑冲克害关系,会在一定程度上作用于人的命运,从而有了犯太岁会影响运势这一说法。
三、从科学角度看犯太岁
从现代科学的角度来看,目前并没有确凿的证据能够证明犯太岁会对人的生活产生实质性的影响,一个人的运势好坏,更多是由自身的性格、能力、努力程度以及所处的环境等多种因素共同决定的,一个人在事业上能否取得成功,取决于他的专业技能、工作态度、人际关系以及对机遇的把握,而不是单纯因为是否犯太岁。
四、犯太岁对人的心理影响
虽说犯太岁没有科学依据,但它却能给人带来心理上的压力,当人们相信犯太岁会带来厄运时,就容易在潜意识里变得焦虑、担忧,这种负面的心态反而可能影响到正常的生活和工作,原本可以顺利完成的任务,由于心里一直担心犯太岁会出差错,结果在工作中频频出错。
所以说,犯太岁准不准,似乎没有一个定论,它更像是一种传统的说法,给人们的生活增添了一些神秘色彩,但我们应该以理性的态度看待它,不要让这种观念过度束缚自己,无论是否犯太岁,都要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通过自身的努力去创造美好的未来,毕竟,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而不是由所谓的太岁来主宰。